保后管理
 保后管理及风险预警

一、保后管理。保后管理工作分为融资担保机构的保后管理和再担保项目的保后管理。一般保证再担保项目基于合作融资担保机构的信用操作,保后工作以合作融资担保机构的保后管理为主。

(一)合作融资担保机构的保后管理。公司定期收集合作融资担保机构的财务报表、业务发生数据、新增代偿数据、代偿回收数据、资产流动性等资料,结合合作银行提供的外部数据,对合作融资担保机构进行风险预警管理。

(二)再担保项目的保后管理。公司定期收集合作融资担保机构提供的保后管理报告,并对在保项目进行抽查,发现重大风险的,应与合作融资担保机构、合作银行等共同商定并采取有效措施化解风险。

(三)业务部门负责对融资担保机构经营管理与担保业务状况进行动态监控,包括但不限于:

1.要求合作融资担保机构按季提供财务报表、现金流情况、对外担保及偿付情况等关键信息,重点关注其代偿能力。

2.建立担保责任余额和代偿率的动态监控机制,查询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了解融资担保机构的对外担保情况。

(四)现场检查:可采用定期与不定期的方式对合作融资担保机构的日常经营管理及具体业务进行现场检查,如现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编制发布《风险警示函》,并根据整改状况对下期合作协议进行适应性的调整。

二、统计分析,风险预警。业务部定期按区域、贷款企业对再担保业务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向融资担保机构进行通报。对风险较高的融资担保机构、银行业金融机构,省再担保集团定期上门沟通,研究加强风险控制措施。各融资担保机构、金融机构湖北省总部应及时向融资担保机构或分支机构通报信息,规避高风险的区域和金融机构。

三、信息披露。业务部牵头对融资担保机构每年度再担保业务开展情况、风险及代偿补偿情况进行总结,对现行业务模式和管理制度进行检查,提出改进措施。经公司会议审议后,报主管部门备案。